<<如梦令>>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0 03:36:37
急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
李清照的如梦令有两首,都很经典,很美
南宋 李清照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
昨夜雨疏风骤,
浓睡不消残酒。
试问卷帘人,
却道海棠依旧。
知否,知否?
应是绿肥红瘦。

1.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鹭。
2.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
现存李清照《如梦令》词共有两阕,一首是“惊起一滩鸥鹭”,这首词虽然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,但无论是谴词还是意境都不及另一首《如梦令》———

昨夜雨疏风聚。浓睡不消残酒。试问卷帘人,——
却道“海棠依旧”。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
李清照自丈夫病卒,所作皆愁苦之词。这首词从内容上看闲适恬静,应为词人中早期的作品。客观地说李清照早年的作品在艺术手法和刻画力度上都不如晚年,只是这首小令着实令人喜爱,可谓词中精品。一篇小令,才共六句,寥寥三十三个字,却包含了多少内容,我们不妨用白话把它描述一番:
昨夜雨急风狂(疏,应为疏放疏狂的意思,而非稀疏),这个季节正是花儿开得很艳很美的时候,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,心绪如潮,难以成眠。不得已,只有喝点酒赖以排遣。一觉醒来,头还是昏昏的,但心中悬悬之事,却未为梦断。这时,她听到外间的丫鬟收拾屋子,启户卷帘。便急急问道:海棠花怎么样了?丫鬟笑着回道:还好,昨夜又是风又是雨的,可海棠花一点也没受影响。词人心下叹道:唉!你知道什么!你再细看,难道看不出那红的少了而绿的多了吗!?
同样的内容,今人用了多大的篇幅而不得其精髓。而词人区区六句却藏无数曲折:一个卷帘,便既说明天亮。谁问的卷帘人、问的是什么?一字没有,却于答话中道破天机,何等的巧妙!说它像一幅画,而神情口吻,又是画所难到。这就是词!这就是词的魅力!真是令人叹服。
这首词格调轻灵而感情真挚,语言浅淡而意味隽永。以寻常言